[导语]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单元 化学方程式 篇一一、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常见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1)铁钉生锈后质量为什么增加?
(2)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什么减少?
二、用微观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1)知道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
(2)会推断未知物质的化学式(注意有无系数)
三、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实验。
四、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1)查化学式 --- 根据化合价;
(2)查配平--- 数原子数,尤其氧原子;
(3)查条件和箭头 ---- 根据所学知识或题目所给信息。
五、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必须要查;
(2)比例式必须要列;
(3)设答必须要完整;
(4)单位,x---不带单位,数字---必须带。
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篇二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
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
(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
(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
(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
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
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
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六、化合反应 氧化物
什么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化合反应?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
七、探究S、Al的燃烧有关问题
(1)S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2)Al燃烧时,火柴在什么时机插入集气瓶中,为什么?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些细纱?
八、分解反应
什么叫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分解反应?
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要证明MnO2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需要做哪些实验?
九、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反应原理分别是什么?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2)用KMnO4制取氧气的装置需要哪些仪器?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3)用KMnO4制取氧气时,绵花的作用?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结束时,如何操作?为什么这样?
十、探究碳和铁的燃烧
(1)在空气和纯氧中的现象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
(3)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如未发现“火星四射”的现象,原因有哪些?分别应如何改进?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氧气的什么化学性质?
十一、本单元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1)碳、硫、磷、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符号表达式?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符号表达式?
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篇三一、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有哪些区别于一般非金属的物理性质?举例说明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硬度大、熔点高等性质?列举常见的金属之最。
二、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从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出发,列举金属的用途。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用途;如:Cu、Fe、Al。
三、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的特性
举例说明在金属中加入其它元素可以改变金属的性能。
四、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百炼成钢“蕴涵着什么化学知识?列举常见的生铁和钢制品。
五、知道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
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的观点出发举例说明金属的活动性不同。
六、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回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能否用铝锅长时间盛放食醋,为什么?
(3)天然水中溶解有一些铁盐,为什么新买来的铝锅烧开水后,在水面会留下一道黑色的印痕?
(4)农业上常用硫酸铜溶液和熟石灰来配置农药波尔多液,为什么一般选用木通而不用铁铜来配制?如何检验配好的波尔多液是否含有硫酸铜?
七、实验探究酸溶液、盐溶液跟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
(1)金属与酸溶液的置换反应:对金属的要求?对酸溶液的要求?
(2)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对金属的要求?对盐的要求?置换与被置换的顺序:
Zn Fe 与CuSO4反应,置换时---先强后弱,所以Zn 先与CuSO4反应;
Fe 与Cu(NO3)2 、AgNO3混合溶液反应,置换时---先弱后强,所以Fe先与AgNO3溶液反应
八、知道一些常见金属的矿物
有哪些常见的铁矿石和铝矿石,写出它们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九、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讨论防止锈蚀的方法
(1)铁生锈与氧气和水有关,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只与水接触,不与氧气接触,不生锈,说明:生锈与氧气有关,氧气必不可少;
只与氧气接触,不与水接触,不生锈,说明:生锈与水有关;水必不可少
同时与水和氧气接触,生锈,说明:生锈的条件是:氧气和水两个必不可少。
(2)防止锈蚀的原理?方法?说出几种具体做法?
十、了解从铁矿石中铁还原出来的方法(用实验方法将铁还原出来)
(1)炼铁的原理;(2)方程式?(3)实验:步骤,现象,尾气处理;
十一、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1)废电池随意丢弃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2)回收废弃金属具有什么重要的现实意义?
化合价实质之歌 篇四化合价实质要记 ……此处隐藏4087个字……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物质 现象
碳 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磷 产生大量白烟(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还加上:水倒流入集气瓶并占1/5体积)
硫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铁 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一变),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二不变)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4、氧气的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
5、氧气的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1、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可分。
2、原子结构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相比很小,忽略不计。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5)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和离子。
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
(6)三决定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
3、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
4、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周期数==电子层数,族数==最外层电子数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1、水的净化方法有: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净化程度的是蒸馏。
2、过滤后滤液浑浊可能原因: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③滤纸破损
3、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4、鉴别硬水和软水方法:加入肥皂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
5、硬水软化的方法:日常生活中用煮沸;实验室或工业上用蒸馏。
6、水通电后,正极氧气,负极氢气(正氧负氢);产生的氧气和氢气体积比是1:2(氧1氢2)。
7、化学符号周围个数字的含义(2的含义)
①前面的数字:2H表示2个氢原子 2H2前面的2表示两个氢分子 2CO2表示2个二氧化碳分子
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 OH-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 3 CO32—表示3个碳酸根离子
②H2O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C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
③O2-中的2表示1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Zn2+中的2表示1个锌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3 Zn2+中的2表示1个锌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与前面的数字3无关)
④ Mg(+2)中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Mg(+2)O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有气体生成或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应放在密封装置内进行。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元素种类、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和质量不变
(2)物质的种类、分子种类一定变
(3)分子总数可能变
4、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个数比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化学计量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1、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电极、润滑剂等。
3、C60分子形似足球,这种结构很稳定。
4、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主要成分也是碳单质,它们的结构与石墨类似。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6、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用来写字、绘画
7、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8、人类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森林资源不断减少,导致二氧化碳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增强。
9、一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一氧化碳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10、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将待测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或把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11、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立即熄灭,则满。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2、氧气的浓度越高、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充分越旺盛
3、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氧化钙与水反应,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等。
4、吸热反应:如一般条件为“加热”或“高温”的反应。如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
5、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且不可再生能源)
6、SO2、NO2溶于雨水引起酸雨:
7、两种可再生能源: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乙醇。
8、车用乙醇汽油的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9、新能源:氢能、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
10、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资源丰富,燃烧值大,无污染。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