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一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 宇宙的基本特点 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 天体的分类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 天体系统的成因 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 天体系统的级别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 日地平均距离 1.496亿千米。
7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 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8 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9 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10 太阳的主要成分 氢和氦
11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核聚变反应
12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 太阳活动 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 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 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
17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 月相 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 月相变化规律 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 星期的由来 朔望两弦四相。
21 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 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 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 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70年“东方红”一号、“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州5号
24 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 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 保护宇宙环境 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 地球的平均半径 6371千米
27 地球的赤道周长 4万千米
28 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 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
29 经线和经度 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 东西两半球的划分 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31 南北两半球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2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23°26′和66°34′纬线
33 本初子午线 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4 南北方向的判断 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5 东西方向的判断 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36 东西经的判断 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7.南北纬的判断 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8 地球自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9 地球自转的周期 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40 地球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41 地球公转的轨道 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42 地球公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43 地球公转的周期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44 地球公转的速度 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45 黄赤交角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46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47 晨昏线的判断 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48 地方时的计算 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49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 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50 区时的计算 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51 北京时间 以东八区(120°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52 世界时 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3 国际日期变更线 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54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55 太阳直射点的判断 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56 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7 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58 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9 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60 夏半年的概念 3月21日至9月23日
61 冬半年的概念 9月23日至3月21日
62 地球侧视图的判读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63 地球俯视图的判读 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64 昼夜长短的计算 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65 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 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66 昼夜长短的判断 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67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68 天文四季 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69 我国传统四季 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70 欧美传统四季 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71 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72 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7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74 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 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
75 ……此处隐藏8970个字……内陆逐渐减小。200mm、400mm、800mm、1600mm。
413 雨带的推移与降水的季节变化 5月(南岭)、6月(长江流域)、78月(华北、东北)、9月回撤。
414我国的干湿地区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415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16 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幅员辽阔地形复杂。
417 我国的灾害性天气 旱灾、洪涝、寒潮、台风。
418 我国的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200mm年等降水量线
419 主要内流河 塔里木河
420主要淡水湖 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洪泽湖(苏)、巢湖(皖)
421 主要咸水湖 青海湖(青)、纳木错(藏)
422 河流的水文特征 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
423 长江的源流概况 源头(唐古拉山)、上中下游划分(宜昌、湖口)
424 长江主要支流 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黄浦江
425 长江的开发利用 葛洲坝、三峡、黄金水道
426 黄河的源流概况 源头(巴颜喀拉山)、上中下游划分(河口、旧孟津)
427 黄河的主要支流 汾河、渭河
428 黄河的开发利用 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
429 珠江水系 西江、北江、东江
430 京杭运河 六省市(京、津、冀、鲁、苏、浙)、五大水系(海黄淮长钱)
431 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量、运速、运价
433 主要铁路干线 5纵4横3煤。(京沪,京九,京哈—京广,太焦—焦柳,宝成-成昆。京包—包兰—兰青—青藏,陇海—兰新,沪杭—浙赣-湘黔—贵昆,宁西。大秦,神黄,焦日。
434 主要铁路枢纽 北京、郑州、株洲、徐州、上海、商丘、南昌、洛阳、宝鸡、昆明等
435 长江对外贸易港宜宾重庆、宜昌、武汉、九江、芜湖、南京、张家港、南通、上海
436 沿海十四个开放港口城市 大秦天、烟青连,南上宁温,福广湛北。
437 主要的商业中心 上海、北京、天津、沈阳、武汉、广州、重庆、西安。
438 主要的旅游资源 自然风光、文化宝藏、革命圣地、民族风情。
439 世界海陆分布 陆地1.49亿平方千米,海洋3.61亿平方千米。
440 海底地形 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海沟、海岭
441 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 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
442 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面积前六位的国家、人口超一亿的国家。
443 世界地理分区的位置和范围 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大洋
444 世界主要国家、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445 主要热点区域特征朝鲜半岛自然—地形、气候类型、河流、物产,韩国经济
446 东南亚自然经济,地形地质(海啸原因)气候、物产、新加坡经济
447 波斯湾的石油和巴以争端,交通、气候、水资源、农业
448 南极考察与南极的气候、冰川、动物、臭氧层
449 非洲问题 非洲的地形、气候带、动植物、矿产、环境和生态问题
450 跨世纪的四大工程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位 衰落的原因 振兴措施西部大开发 西部资源 生态环境问题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什么
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性显著,而且夏秋常受热带气旋影响,主要的气候特点是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而且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的热量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全年的平均气温在13℃-20℃之间,平均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1500mm,而且山地多余平地,向风坡多余背风坡。
降水的季节分配主要是以夏雨最多,春雨次之,秋雨更少,冬雨最少,虽然冬雨最少,但是雨量也能占全年降水量的10%以上。
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的适合人类居住,夏季高温火炉,冬季湿冷刺骨。主要分布在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它主要是热点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其植物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炎热干燥,极少下雨。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该类型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该类型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这类型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干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分布在大陆内部纬度较高处。
极地苔原气候:冬长而严寒,夏短而低温,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热的月份。分布在极圈附近纬度较低处。
极地冰原气候:全年酷寒,降水极少,大部分不足100毫米。分布在极圈附近纬度较高处。
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加而减,随海拔减而加。全年低温,年气温差较小,日较差大。分布在海拔较高处,一般3000以上。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旅游景区资源评价(5个 篇二种类多,品质好(科学价值、观赏价值、文化价值)
景区集中程度好(匹配度好)
距离客源地消费市场近,经济发达
交通便利
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
荒漠化严重原因(5个 篇三气候干旱,降水少
高温多大风,蒸发旺盛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水资源浪费
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植被破坏(主要原因),要细写出过樵、过牧、过垦、工矿开采、不合理交通线 城市建设)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