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32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
篇1:《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学院实验小学 刘咏梅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并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写作背景。
2、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
(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
同学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
(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整天优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四、布置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暮
重披战甲
凭吊战场
庄严归去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问题,并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
二、研读重点语句,感悟课文
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注一注。
(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
⑴ 从哪些语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
生读相应句子汇报:
“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从“呕呕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看到象鞍时的急切心情。)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村子走了三圈。”
(从这里感受到战象也已经对村寨和村寨的人们产生了依依不舍之情,它也没有忘记村寨的人们对它的救助,对它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从这些都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也是对死去的战象的深深的怀念。)
⑵ 汇报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语句。
“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当时战斗的惨烈,战象对战斗记忆犹新,披挂上象鞍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感情。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为什么战象见到战斗过的象鞍那么激动?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
(可联系前面的威风凛凛,逐渐衰老和现在进行对比理解,教师的诱导,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战象对战斗对战友的无比怀念之情。)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给嘎羧送行 ……此处隐藏60364个字……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体会战象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战象嘎羧不是普普通通的一头大象,它在生命的尽头,做了四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是什么呢?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全班同学一起回答,并出示上节课的板书﹚
二、再读课文,找出重点语句,体会感情
1.同学们的记忆力都很棒,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分别画出描写这四部分内容的段落或者句子,小组自由讨论后,派代表说出小组找到的段落或句子。
2.集体交流重点语句
﹙1﹚哪些句子描写了嘎羧“重披象鞍”情景?
“没想到,嗄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播放幻灯片,先指名请几位学生朗读这个长句,然后全班齐读,注意感情的投入。﹚
a.同学们,从刚才的朗读中,你读出了什么呢?﹙老师提示:想想嘎羧26年后再一次看到自己的象鞍,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
b.老师整理答案,播放下一张幻灯片 ﹙主要从嘎羧对当年战争的回忆来解说﹚让学生体会嘎羧内心的激动后,再让学生带着这份激动齐读。
“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26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得凝重华贵;嗄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播放幻灯片,按照刚才“读课文-体会-再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体会: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当时战斗的惨烈,嘎羧对战斗记忆犹新,披挂上象鞍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感情。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a.同学们,从这段话我们可以体会到当年战斗的惨烈,那么你是否能够在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描写了战象战斗时排山倒海的气势呢?﹙指名回答,播放幻灯片,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a. 播放幻灯片,让学生欣赏战象作战时“排山倒海”的气势。现在谁能说说“排山倒海”是什么意思呢?
b. 同学说得都不错,那我们就带着“排山倒海”的气势读读这个自然段,先听老师是怎样读的,然后全班同学一起来,看看谁读得好!我们边读边体会战象的英勇。
c. 同学们读得真棒!再来读一遍。
﹙2﹚哪些段落描写了嘎羧“告别村民”情景?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在过去的26年里,嘎羧一直生活在村民的宠爱之中。那么得知嘎羧快要死了,村民又会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与村民一起为嘎羧送行吧。现在请大家一起来读读第12自然段。
a. 现在,有谁可以告诉老师,村民都做了什么?﹙从“泣不成声”“系纱巾”“绑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们对战象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能忘记战象在战斗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人们对战象的将要死去表达了极度的悲伤。﹚
b. 这是村民的举动,那么嘎羧呢?它面对着昔日友好的村民,此时此刻,它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a. 它为什么要绕着寨子走了三圈呢?同学们想象下,嘎羧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想起昔日村民对它无微不至的关怀等﹚
b. 面对着如此富有感情的战象,如果你见到了它,你最想对它说些什么话呢?﹙指名回答﹚
﹙3﹚哪些段落是描写嘎羧“凭吊战场”的场面的?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a. 播放幻灯片,学生齐读这段话,体会嘎羧的情感。然后小组读,个别读。
b. 同学们,从这段话中都读到了些什么呢?嘎羧“久久凝望着”什么呢? 它为什么在“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呢? “震耳欲聋的吼叫”,嘎羧为什么要吼叫,它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从这些都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也是对死去的战象的深深的怀念﹚
c. 课文还有一句话刻画了嘎羧当时的神态和吼声,同学们一起读读,注意读出嘎羧当时悲壮心情。
(4)哪些段落是叙述嘎羧“庄严死去”的?
同学们,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都知道,嘎羧不是一头普普通通的大象,它是战争唯一的幸存者,这也注定了它不平凡的一生,那么它会不会像别的大象寻常死去呢?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个小故事。﹙播放幻灯片,说说大象的灵性与它们的象冢﹚
a.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以“开火车”的形式,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然后老师会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听?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b.再请一位同学读读第19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播放幻灯片)
“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
当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战象?你有怎样的心情?有没有冲动要过去帮忙?(老师提示:嘎羧几天没吃东西了,还在喘气……)
“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往下沉。”
请注意“一寸一寸”这个词,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
“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a. 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这句话,你心里有什么疑问吗?嘎羧死了,为什么还会睁着眼睛,凝望着天空呢?它是不是想看到什么东西,还是已经看到了什么呢?试着和前面的“久久凝望着江面”比较下,临终前的嘎羧可能会想到什么呢?
(5)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是让你特别感动的呢?可以有感情地读出来吗?
三、总结全文,再次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怀。
是的,嘎羧死了,却不同寻常。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和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躺在一起。从这篇课文里,我们读到很多东西。我也相信大家对嘎羧也有了较深的了解,那么现在谁能说说嘎羧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引导学生根据之前学过的事例,体会大象美好的品质)
板书:善良
忠诚
英勇
坚强
嘎羧离我们远去了,可是它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我相信同学们都有所感触,对大象这种动物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作业设计:
1.摘抄令你感动的句子或者段落,也可以写下你的体会。
2.嘎羧在临死的最后一天,有很多感人的场景。请选择其中一两个场景,可以想象当时嘎羧内心的感受,也可以说说当时你最想对嘎羧说的话。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重披象鞍 善良
告别村民 忠诚
凭吊战场 英勇
庄严死去 坚强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