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 篇一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揠苗助长》,学会本课8个生字以及一些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寓意。
教学重、难点:
体悟寓意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举起你们的右手,跟老师一起来写一个词(板书:“寓言”),认得吗?谁来读?有谁知道“寓言”是什么?
小结:“寓”在这里是“寄托”的。意思,“寓言”简单的来说,就是寄托着一个大道理的小故事。我们一起来把它响亮地读一遍。
2、继续和老师一起往下写(板书:“两则”),连起来会读吗?齐读“寓言两则”,它是什么意思呢?
对,“则”是个量词,有“条、个”的意思,“寓言两则”就是寓言两条。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则寓言。这个成语呀就是它的题目,谁能响亮地读一读?
(出示:揠苗助长)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寓言,了解大意。
1、《揠苗助长》讲了一个怎样的小故事呢,我们就来读课文。要求有3个:
第一、标自然段的序号;
第二、读准生字的读音;
第三、读通顺课文。
2、检查朗读,了解故事。
(1)、大家读得很认真。课文中有几个很难读的词,老师想先听听大家读得怎样。(依次出示下列词,读出意思)
“巴望”:是什么意思?你能读好它吗?
“焦急”:第二个词我们二年级时就学过了,一起读,与它意思相近的是——“着急”
“筋疲力尽”:这第三个词可最难读了,谁来读?它是什么意思呢?哪个字就是“没有了”的意思?
“兴致勃勃”:这个词该怎么读?和它意思最相近的词就是——“兴高采烈”
“纳闷”:最后这个词谁来读,什么意思?你能读出它的意思吗?
(2)、词语读得很不错,课文读得怎样呢?哪四位同学自告奋勇地来读,每人只要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帮他们读故事的题目。(指名4人各读一小节)
(3)、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很高兴。因为你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读书方法,很会学习。老师还想看看:有哪些同学更棒,已经能猜猜“揠苗助长”的意思了?
小结:对,“揠苗”就是拔苗,“揠”就是拔的意思。刚才我们说的就是这个成语的本来的意思!
(4)、那它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就让我们来填一填吧!(完成填空后齐读)
出示:宋国有个农夫,因为巴望禾苗,就把禾苗,结果。
小结:这就是故事的大概,它讲明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因而课文就可以依此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第二部分呢?第三部分呢?
三、感受农夫,品读课文。
1、再读课文,感受农夫。
接下来,我们就要进一步深入课文,感受农夫的形象,来把课文读得更好。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或轻读,或默看,说说(出示:读了课文,我觉得这个农夫很。),老师相信,在课文的每一个部分,农夫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把它写在给你感受深刻的地方。
2、交流汇报,朗读品味。
我们来交流一下。同学们有了各自不同的发现和感受,可见大家读书很投入,很认真。
(1)、[很焦急]
首先请刚才那位感受到农夫焦急的同学来说一说,第一部分中有哪些给你感受特别深刻的词吗?
★结合回答,扣住“巴望”。这个“巴望”仿佛让人看到农夫正眼巴巴地看着、盼着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指导朗读。整个第一自然段该怎样读,才能读出农夫焦急的心情呢?自由练炼。
★指名读。听了你的朗读,仿佛能看到农夫……还仿佛听到他在说……
★齐读。大家想象得多么真切呀!我们读课文呀,就要带着想象去读。来,把我们的想象送入课文,好好读读!
(2)、[很辛苦、很高兴]
大家读得多投入呀,把农夫焦急的样子读得活灵活现!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一边抓住关键词,一边展开丰富的想象来读好第二部分,读出农夫很辛苦、很高兴的样子。大家自由练练吧。
谁能给大家展示一下?
你那个“终于”让老师听出了农夫好不容易想出办法后的喜悦,你能把这种喜悦读得更充分些,更鲜明些吗?请你继续往下读。
★(出示图片)看,有多少棵禾苗需要他一棵一棵地往上拔呀!(一望无际、不计其数……)所以“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从这句话里你知道了什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想象那番情景吧:中午,烈日当空,农夫正弯着腰,弓着腿,在田里“将禾苗……”;两个小时过去了,农夫满头大汗,顾不得一擦,还在田里“将禾苗……”;有是三个小时过去了,太阳落山了,可农夫仍在田里“将禾苗……”;天已经完全黑了,农夫的衣衫早已湿透,可他还在田里“将禾苗……”多么辛苦啊!因此他累得——“筋疲力尽”
★农夫的辛苦我们已经读得淋漓尽致了,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谁来继续往下读?
你读出了“兴致勃勃”样子,但农夫早已筋疲力尽,哪还来的力气这么大嗓门地说话呀?可他的心情绝对是兴奋的,所以老师要说读好这一段是个挑战嘛!老师给大家出了个主意(出示填空),你们先想想该怎样填,再往下读。能把填的动作做出来就更了不起了!
★让我们把整个第二部分连起来读一读。
(3)[很可怜、好愚蠢]
“他的儿子很纳闷,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此时,你觉得农夫又傻又可怜。
四、表演想象,体悟寓意。
1、可农夫自己还不明白呢。不信,我们来演演。老师来做你们认为的傻农夫,聪明的同学们就做农夫的邻居、村长、儿子、父亲……或是禾苗都可以。先想好:你扮演谁?农夫傻在哪里,该怎样劝他?边想可以边和同桌交流一下。
2、现在开始表演:
师:老农我呀姓俞,认识我的人都叫我“老俞”。我可真倒霉呀,种了一大片的禾苗,长都不长,真是急死我了。好不容易想了个办法,辛辛苦苦拔了大半天的禾苗,没想到禾苗居然都枯死了。大伙儿光是笑我傻,有谁知道我老俞的心有多酸!我多么希望有个好心的人来跟我说说,好让我明白我究竟傻在那儿,错在哪里呀!
生:……
师:听了这么多好心人的话呀,我这颗榆木脑袋也似乎开窍了。原来我这样做违背了禾苗的生长规律,反而把事情办坏了,我急于求成,反而欲速不达呀!谢谢大家!谢谢大家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3、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小故事学完,大道理也不知不觉悟出来了。这就是《揠苗助 ……此处隐藏8750个字……三、感情升华,评价导思(学习11-13)
1、指导看图,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学习第(11-13)段,读读想想,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
2、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
(列宁见男孩已经知道错了,他尊重孩子,爱护孩子,理解孩子,不想伤害孩子,所以没有问孩子。
3、学习了课文,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
(孩子,知错就改。列宁,爱护动物,尊重、爱护小朋友)
四、总结全文:
列宁对待孩子的教育没有一味的批评、指责,而是尊重、爱护孩子的自尊心,循循善诱,让孩子主动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本文就是通过这样一件小事表达了列宁作为名人的不平凡的一面。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 篇九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19个词语。
2、边默读边思考,体会文中一些语句蕴含的情感,并抄写文中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的幸福生活,感受各民族间的和谐美好。
教学重点
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了解民族小学学生的幸福生活,感受各民族间的和谐美好。
教学难点
体会语句中蕴含 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出示词语“民族”,认识吗?读一读。
师: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
2、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许多少数民族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民族小学”。
3、出示课题,齐读。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民族小学在哪儿?这个学校里有哪些民族的小学生?民族小学和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5、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6、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生字词读准确没有。
7、再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把刚才小朋友没读准确的地方多读几遍。
8、分成四个大组分段读课文。
9、幻灯片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同学们把课文读正确了,你们看:这就是课文里的生词,你还认识他吗?自由读,齐读。去掉拼音再读词语,同桌读,请小老师教读,乱序齐读。
10、幻灯片出示生字,词语咱们读得很好,离开词语,这些生字你认识吗?
11、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字?小结评价:
12、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13、同学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字,这12个字也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这些字在田字格里怎样摆放才会美观、漂亮,自己仔细观察1分钟再说一说。
14、在这12个生字中,你认为哪几个字最难写最复杂,提出来。
(师指导范写“戴、舞”)
15、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钢笔,在作业纸上把“戴、舞”各写一个。
哪些同学认为自己写得漂亮,给大家展示介绍一下。
16、现在请大家继续仔细观察、认真书写剩下的10个字,每个字各写一个。你认为自己哪个字写得最漂亮,展示给大家看看。
17、小结:
只要大家仔细观察,认真书写,就一定能把生字写得美观漂亮。
18、刚才我们认真书写了生字,先在请大家把生字送回课文,你能读得更好吗?齐读全文。
一、引入,继续学习课文
1、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师简单陈述学生的提问),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读书来解决你们心中的疑问。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哪几个问题。
3、反馈:你通过读书解决了哪些问题,说一说。你是通过哪个句子读懂的。
4、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波浪线勾画出民族小学和我们的学校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5、民族小学的确很有自己的特色,早晨上学的时候,他跟咱们就有些不一样,你勾画了哪些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
⑴ 第一句,师: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⑵ 第二句话:你体会到什么?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为什么他们都成了好朋友呢?(强调“好朋友”)
小结:虽然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大家都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都是祖国妈妈的好孩子,反复读这句话。
⑶ 他们不同的穿戴,鲜艳的服装把学校装扮得那样美丽,读第三句话。想看看各民族不同的穿着服饰吗?
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再读二、三两句话)
⑷ 第四句,师: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
(民族小学的小朋友很有礼貌,很热爱老师,尊敬国旗。)
带着你的体会再读。(注意三个“向”,指导朗读。) (做动作)
⑸ 总结:
各民族的同学来到同一所学校,大家成为好朋友,在一起学习生活多么快乐呀,再读最后一句话。(他们向……)是的,出示“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全班齐读)
二、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1、课了,民族小学和我们又有什么不一样,你勾画了哪些句子,跟同桌交
流交流,再读给大家听一听。
2、上课的时候,民族小学的校园里是这样安静,就连窗外的花鸟虫草和小猴子都被同学们动听的读书声深深地吸引了。再读这几句话,通过朗读来感受这份窗外的宁静。
(自由体会读,指名读,学生点评。师生一起读,做动作。)
这几句话写得特别美,我们试着把它背下来,行吗?(指名背,齐背。)
3、下课了,校园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指名读相关句子)
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小朋友还会做哪些游戏?是啊,同学们玩得多开心呀,连小动物们也跑来凑热闹了,再读这句话。
4、上课时的校园是多么宁静,下课时的校园又是多么热闹,师引:“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它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齐读最后一段话。
多美的民族小学啊,多么幸福快乐的孩子啊,关于民族小学的点点滴滴,作者还有许多想说的,再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5、如果有机会,希望我们也能到边疆的民族小学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民族小学的独特魅力。这篇课文用朴实的语言写出了民族小学的美,你喜欢哪句话或者哪几句话,自己带着喜爱之情读给周围的同学听一听。(配乐)课后请你把这些句子写在摘抄本上。
板书设计
我们的民族小学
不 同 相 同
来处不同 一起上课 团结
民族不同 一起读课文
语言不同 一起跳舞 其乐无穷
穿戴不同 一起做游戏
课后记录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