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多篇)

时间:2025-05-12 08:53:33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多篇)

【导读】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五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教案 篇一

《彩色的非洲》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14 个生字,正确认读“湛蓝、充沛、硕大、火炬、巨蟒、渗透、聆听、木薯、强悍、粗犷、篝火、繁花似锦、含情脉脉、大饱眼福”等词语,并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非洲的风情特色,学习作者是如何写出非洲的风情特点的。

4、引导学生练习用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以丰富对非洲的认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非洲的风情特色,学习作者是如何写出非洲的风情特点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知识,自学课文内容,在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离开了万象之国 —— 泰国,我们仍深深地陶醉在与象共舞的欢乐气氛中。今天我们要走进辽阔的非洲,去欣赏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教师板书课题:28 彩色的非洲)

2、齐读课题,对课题质疑。

二、自主学文

1、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默读课文,思考:“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在课文中边读边作批注。)

3、对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三、全班交流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

1、理解“色彩斑斓”的意思。

2、朗读句子。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非洲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的?

4、课堂交流,引导学生概括。

(1)非洲的蓝天、骄阳是彩色的:

(2)非洲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

(3)非洲的动物世界是彩色的;

(4)非洲人的日常生活是彩色的;

(5)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

5、课文中用了哪些句子把这些内容连接起来?找出这些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四、深入阅读,体验“非洲的彩色”

1、色彩斑斓的非洲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再仔细地朗读课文,画一画:非洲的哪一处地方最让你心动?读一读,品一品。

2、自由交流,随机指导。

(1)重点交流课文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写出了花之多,花之艳?

①出示句子:“芒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火炬树绽开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火,一排似一片霞。”

“高擎”和“绽开”两个词妙在哪里?“一棵似一团火,一排似一片霞”写出了什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②出示句子:“还有一种叫做花树的树,更是妙不可言,远远望去,树上像是开满五彩缤纷的花,非常壮观。走近一看,却是满树的彩叶,紫的、黄的、绿的、红的,好似含情脉脉的少女,向人们频频点头。”

花树的“妙不可言”妙在哪里?这样的树你看到过吗?你仿佛听到这位“含情脉脉的少女”在对你说些什么,此时,你会做些什么?你想说些什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

(2)分小组交流非洲其他方面的“多彩”。

(3)小结:作者写非洲,紧紧抓住非洲的特点——“多彩”展开笔墨,从天空、植物、动物、非洲人的生活、艺术五个方面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写出了非洲特有的风情特色。

五、总结非洲风情

1、导语:这激情洋溢的舞蹈,来自舞者的心灵。它诉说着非洲的原始与神秘,诉说着非洲的热烈与奔放,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2、学生朗读这两个感叹句:“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3、教师点题:是啊!说非洲是彩色的在于它的色彩斑斓,更在于它的多姿多彩!让我们再一次赞叹这彩色的非洲吧!

学生再次感情朗读这两个感叹句。

4、学生自找答案:回到课前学生的质疑,如:为什么说非洲是彩色的?为什么课文要以“彩色的非洲”为题?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答案。

六、拓展、延伸

1、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前搜集到的非洲相关资料,谈谈你对非洲的印象。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表达,如,画一幅画,写一段话,写一首小诗等。

2、全班交流。

七、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中你认为优美的语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儿童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心愿,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重点难点】

认识注释,并能够借助注释帮助了解《儿童和平条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诗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诗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认识注释,知道注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观看画面,谈话导入

近年来,中东地区战火不断,我们随着画面到那里去看看。(出示课件)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想法?

二、揭示课题,认识注释

1、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观察课题和以前的课题有什么不同?(课题右上方有符号)

3、教师引导:这是什么意思呢?那位同学在预习中弄明白了?打开课本55页,看“金钥匙”,自己读读看这是什么意思。

4、读读《儿童和平条约》的注释,看看它说明了什么?

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我国石家庄市的刘玲同学代表我们中国儿童在纽约法拉兴草坪公园举行的《儿童和平条约》签字仪式上签了字。这个和平条约到底说了什么呢?

三、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想想“宣告”是什么意思?全世界的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

2、四人一组相互交流、评价,推荐一名代表发言。

3、各组代表发言、同学评价。

(总结:这首诗主要内容是全世界的儿童向世界宣告: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4、学生集体读全文。

四、自学生 ……此处隐藏7462个字……老师读课文,同学们注意听,看看老师把字音读准没有。老师读完后,请你将课文读准确。看看谁能将字音读得最准。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注意将字音读准。

3、小组内认认课文中的生字,在组长的带领下读课文。比一比谁的字音读得最准。

4、全班集中反馈。

(1)、教师带读生字。

(2)、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读生字。

(3)、开火车读生字。

(4)、指名读生字。

(5)、全班一起读生字。

(6)、教师重点指导个别字音。

如:“瓶”、“想”、“被”、“累”,注意“瓶”、“想”是后鼻音,“累”是边音。

三、再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准确。

1、自己再读读课文,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将课文读得很正确,很流利了。

2、以组为单位读课文,过会儿全班进行比赛。

3、全班比赛读课文,看看哪一组读得好。

4、全班齐读课文。

四、感受课文进行体会。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全班交流,学习句子。

(1)、小老鼠觉得做老鼠不快活,它想变成别的东西。

(2)、小老鼠想变成什么?

(3)、小老鼠最后还是不想变了。

五、指导写生字。

1、出示生字:“瓶”、“想”、“被”、“累”。

2、观察生字,说说要注意什么地方。

3、教师重点指导“被”,注意“被”的偏旁是“衣”字旁。

4、教师进行范写。

5、学生观察后临写,并给这几个生字组词。

6、教师巡视指导、点评。

六、课堂作业。

1、每个生字各写五个,并组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1)、游戏“变变变”。在游戏中复习生字,进行激趣。

(2)、开火车复习生字,并给生字口头组词。

(3)、齐读生字。

(4)、全班齐读生字。

2、复习课文。

(1)、全班分小节读课文。

(2)、指名代表小组读课文。

(3)、全班齐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整”、“恶”、“糟”。

2、观察生字,说说要注意什么地方。

3、教师重点指导“整”,注意“整”的笔画较复杂。

4、教师进行范写。

5、学生观察后临写,并给这几个生字组词。

6、教师巡视指导、点评。

三、课外拓展。

1、分小组试着完整地讲述《变成什么好》这个故事。

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进行故事擂台。

3、评出擂主、奖励奖章。

4、小老鼠变了半天最后还是觉得自己好,如果是你,你会想变成什么呢?

5、指名说自己想变成什么,并说说原因。

6、自己有什么优点,你发现了吗?

四、课堂作业。

把自己的优点写下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4、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地与本文进行交流,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神鸟的聪明,并从神鸟讲的三个故事中得到启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神鸟以及狗、猫、乌鸦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白“处理事情要经过仔细调查,否则会伤及无辜甚至会伤害忠良”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

从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达出来的。

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特点,朗读为主,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教学方法:

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

2、教具准备: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结构,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一、解题,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去听听那动人的故事。

2、齐读课题

3、揭示课题:“神鸟”“神”是什么意思?

4、默读课文,神鸟神奇在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为神鸟,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

1、汇报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同学间互相解决。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如“伶、淙”字的读音;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指导学生区分“燥、躁”“婉、碗”等相近字的用法。

3、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字幕出示新词并出示含有新词的语句。)读词、读语句。

4、小结:

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时要注意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不要就词解词。有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如“包袱”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的包。”而在“我们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这句话中指思想负担,“抖包袱”又是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因此,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区别这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扩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三、自读全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看全文有几个故事,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提出不懂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3、小结:故事中有故事,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请在下节课和同学们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积累新的词语

2、带着课后思考题再次读课文。

板书设计:

生字(略)大故事小故事

多音字(略)狗

神鸟猫

乌鸦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多篇)范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