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农村党的报告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关于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全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按照县委的统一要求,我于2022年8月26日深入所辖的3个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调研中,组织召开了3次有村党支部(总支)班子成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走访农户55户,企业3家,发放乡镇干部调查问卷25份、村干部党员群众调查问卷100份,基本上掌握了我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关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加强了,对党员的管理教育搞好了,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全党的战斗力就会得到极大的加强。如果没有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没有广大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没有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这种生机勃勃的局面。广大的农村基层组织是我们实现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组织基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谈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时,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立足当前实际,强调要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时期下农村党的基层组织作用
1、政治核心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方面所应起到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发挥政治优势,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得以正确贯彻和落实,防止和纠正一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发生;二是保证党的政治领导权在本单位的实现,反对一切削弱党的领导权的错误言行;三是保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在本单位的执行,克服和端正一切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的倾向。
2、桥梁纽带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上所应起到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保证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在本单位的重大决策、利益分配、生产经营等活动中得以体现,要经常了解和反映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和领导机关的批评和意见;二是维护群众利益,关心他们的疾苦,保证他们的正确愿望和要求得以实现,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3、保证监督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教育、管理党员,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党的方针政策、依法办事,以及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等方面起到教育和管理作用;二是起到督促党员自觉进行党性锻炼的作用,发挥每一个党员的优点和长处,保证本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4.战斗堡垒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团结和带领党员和广大群众进行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执政党领导核心作用在社会基层单位中的具体体现,是党的领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重大决策、干部任免、舆论导向等重大政治问题,起到领导和引导的作用;第二,对于人们起到不断培养和树立解放思想、勇于改革精神的作用,使之支持改革、拥护改革;第三,起到了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性的作用,坚持党的富民政策,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党的基层组织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面临的新挑战
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确立,使过去以行政关系为纽带确定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的做法受到挑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无论全民所有制还是集体所有制企业,都以严格的行政隶属关系被纳入到各自的条或块,隶属于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之间也是以行政关系为纽带确定上下级关系。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类经济组织突破了原来的条块限制,按照市场规则重新整合,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状况。就企业而言,由于政企分开,政府转变职能,企业割断了与政府的脐带,取消了行政级别,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企业之间也完全按照市场规则来运作,从而使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不复存在。这就意味着在企业中不可能再以行政关系来确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
2、党的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存在问题
当前,一些党组织不重视党的建设工作,治党不严,放松对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听凭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毒害、侵蚀党员干部。有的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埋头经济工作,忽视党的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的观念陈旧,方法老化,党员教育照本宣科,效果差。
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他们或者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善于抓住机遇带领群众走上加快发展的增收致富之路;或者缺乏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善于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不同利益关系,以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3、党的基层组织所面临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十六届四中全会把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作为主题并作出决定,意义重大而深远。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重大举措,体现了时代要求、人民要求,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特别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中存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
一些地方基层党建工作薄弱,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改革开放以后,基层党组织如何定位,怎样适应新的变化发挥作用和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都是新的挑战。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对群众的凝聚力下降。社区、新经济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明显滞后。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就会严重削弱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三、党的基层组织如何应对新的挑战
1、把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首先以产权关系为纽带,调整和理顺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政企分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目前,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进行了公司制改造,企业产权主体由一元化变为多元化,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依靠产权而不是依靠行政关系来维系。因此,在公司制企业,要按照谁投资谁管理的原则,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确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确定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有利于党组织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应当成为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基层党组织设置的一个重要原则。
其次,以归口管理为手段,理顺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管理关系。私营、个体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一个领域。要加强党对这一领域的领导,保证私营、个体经济健康发展,就必须在这些经济组织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 ……此处隐藏6644个字……在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上做的不到位,与班子成员、党员谈心交流不经常,直接听取群众意见少,没有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得不强。
3、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导致一些问题不能够及时被发现,即使发现了也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村民反映问题的渠道不够顺畅,干部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够发现自己在_____上存在的问题,没有群众的镜子可照,干部的衣冠自然很难端正。
三、今后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
这次党中央号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聚焦在作风建设上并集中解决_____问题,真是切中要害,开展的非常及时和必要。通过本次活动的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反对和克服_____问题,必须首先从抓自身学习入手,端正学习态度,主动自觉地去研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理论,进一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同志的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
今后要改正重工作轻政治学习的想法,工作和政治学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认真以党的科学思想理论武装头脑。
2、坚持走群众路线,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孔子讲过一个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想做的,就不要要求别人去做。反过来说,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就要做到。否则,要求别人改进工作作风,自己却在崇尚形式,做官当老爷。只有自己做到了,才有向别人说不的底气,才有要求别人向自己看齐的底气。清除自己在_____上存在的问题,必须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事事想着群众、事事为了群众。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赢得群众的肯定和拥护。
3、转变思想和工作作风,积极落实民主集中制。
坚持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使个人手中的权力得到广大群众的监督;二是着力解决群众提出的突出问题,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清正廉洁、勤奋务实,严格遵守和执行上级规定的《准则》、《条例》和各项规定,决不越雷池半步。要通过班子民主生活会、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和其他一些形式,经常听取大家的意见,认真接受党内外干部群众的监督,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为普陀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自我任支部书记以来我满怀激情、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由于大量的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上,没有意识到自己在_____上面存在问题,通过本次群众路线活动的学习、查摆、对照,在认认真真照镜子,老老实实正衣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_____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与组织和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党的培养和群众的期盼时刻都是一种鞭策,作为党员干部的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党性修养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也不会因为阅历的增加而自然增加;党性修养,不仅要依靠自己的修养,还要靠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帮助和监督。今后我将在上级党组织和领导,以及同志们的帮助支持下,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振奋精神,加倍努力,与班子一道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我村的下一步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4篇】大力发展农村青年积极入党的工作调研报告按照县委组织部通知要求,大邢庄乡党委对乡21个农村党支部5年来的党员发展特别是农村青年培养及入党问题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年至2011年每年党员、新发展党员、培养党员积极性分子年龄结构及2011年党支部书记年龄结构情况。
(一)XX年党员年龄结构及其它各项基本情况:XX年农村党员428名,35岁及以下48名,36至59岁244名,60岁及以上136名;新发展党员7名,25岁及以下3 名,占43%,36岁至59岁4名,占57%;入党积极分子30名,35岁及以下26名,占86.7%;36至55岁4名,占13.3%。
(二)XX 年党员年龄结构及其它各项基本情况:XX年农村党员462名,35岁及以下68名,36至59岁258名,60岁及以上136名;新发展党员34 名,25岁及以下3名,占8.8%,26岁至35岁8名,占23.5%;36岁至59岁23名,占68.7%;入党积极分子30名,35岁及以下26名,占86.7%;36至55岁4名,占13.3%。
(三)XX年党员年龄结构及其它各项基本情况:XX年农村党员437名,35岁及以下 50名,36至59岁231名,60岁及以上156名;新发展党员12名,25岁及以下7名,占58.3%,26岁至35岁1名,占8.4%;36岁至 59岁4名,占33.3%;入党积极分子30名,35岁及以下26名,占74.3%。
(四)XX年党员年龄结构及其它各项基本情况。 XX年农村党员444名,35岁及以下51名,36至59岁283名,60岁及以上156名;新发展党员25岁及以下1名,占50%, 36岁至59岁1名,占50%;入党积极分子30名,35岁及以下26名,占86.7%。
(五)2011年党员年龄结构及其它各项基本情况。 2011年农村党员485名,35岁及以下82名,36至59岁255名,60岁及以上148名;新发展党员35岁及以下23名,占65.7%, 36岁至59岁12名,占34.3%;入党积极分子30名,35岁及以下26名,占86.7%。
(六)2011年农村支部书记年龄结构:21名支部书记,35岁及以下2名,占9.5%;36至45岁6名,占28.6%;46至59岁12名,占57%;60岁及以上1名,占4.8%。
二、有效做法存在问题及原因
近几年来,乡党委对农村党员发展问题做了大量工作,要求各村支部注重培养那些品性好、素质高、有知识、拥有一技之长、有致富门路的青年农民入党,各基层支部吸收了一批年轻的农村青年入党,但我乡的党员队伍年龄结构年轻党员占比例较少,35岁及以下只占17%,党员队伍存在老龄化问题,党支部书记年龄结构也不合理,老龄比例偏大,35岁及以下只占9.5%。主要原因是:(一)青年外出打工人员多,绝大多数青年长年外出,在家的时间非常短,给培养和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二)有些青年人缺乏学习,对党的认识不足,入党积极性不高;(三)个别支部对培养农村青年入党不够重视;(四)青年党员流动较多,务工经商的多,年轻有为思想上进的党员留家务农的很少,给培养年轻支部书记造成了一定困难。
三、意见与建议
(一)提高党员的致富能力,使大多数党员先富起来,带领群众致富,跟上时代节拍,增强作为一个党员的自豪感与荣誉感。
(二)注重从务工返乡人员及在家乡有致富项目的青年人中培养发展党员,从中选拔培养年轻支部书记。
(三)在条件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提高行政村主要干部的待遇,从而提高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农村党的报告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