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精读引领”课堂中语言支架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随着语文主题学习的遍地开花和“双减”政策的落地生根,如何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将课外阅读课内化,增加阅读数量,提高阅读质量,实现语文主题学习高效课堂成为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而精读引领课型作为语文主题学习最重要的课型之一,对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引作用。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语文主题学习的开展情况,共同探究如何通过搭建语言支架提高精读引领课的课堂效率,更深入地进行下一步的课题研究,特组织了本次调查。
一、调查时间
2022年3月20日——2022年3月25日
二、调查目的
1.了解语文主题学习的开展情况、老师们在教学中的困惑和语言支架在课堂中的运用情况。
2.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索如何通过搭建语言支架提高精读引领课的课堂效率和学生的阅读能力。
3.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三、调查方式
不记名问卷调查
四、调查对象
某中学及某市其他县区部分一线语文教师。
五、调查结果汇总
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一线语文教师,共回收57份问卷,具体情况统计如下:
题目 | 选项 | 选择人数 | 百分率 |
1. 您所教授的年级是 [单选题] | A.1-2年级 | 16 | 28.07% |
B.3-4年级 | 15 | 26.32% | |
C.5-6年级 | 26 | 45.61% | |
2.“语文主题学习”在您的课堂中 [单选题] | A.经常开展 | 34 | 59.65% |
B.偶尔开展 | 17 | 29.82% | |
C.公开课开展 | 6 | 10.53% | |
D.基本不开展 | 0 | 0% | |
3.开展“语文主题学习”过程中,您上过最多的课型是 [单选题] | A.单元预习课 | 2 | 3.51% |
B.精读引领课 | 51 | 89.47% | |
C.略读实践课 | 1 | 1.75% | |
D.组文阅读课 | 2 | 3.51% | |
E.读写结合课 | 0 | 0% | |
F.整本书阅读课 | 1 | 1.75% | |
4.您在进行精读引领“1+X”课型的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式是 [单选题] | A.一带一 | 44 | 77.19% |
B.一带多 | 13 | 22.81% | |
5.您认为在进行语文主题学习“精读引领课”教学时有哪些难点(可多选) [多选题] | A.教学主题的选择 | 18 | 31.58% |
B.教学资源的整合 | 43 | 75.44% | |
C.教学指导方法的选择和准备 | 32 | 56.14% | |
D.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安排 | 28 | 49.12% | |
E.学生学习问题的预设和对策 | 24 | 42.11% | |
F.教学评价机制的设置和使用 | 11 | 19.3% | |
6.“精读引领”课实际教学结束后,您认为和您预设的教学效果相比是 [单选题] | A.完全能够达到 | 3 | 5.26% |
B.基本可以达到 | 50 | 87.72% | |
C.基本达不到 | 4 | 7.02% | |
D.完全达不到 | 0 | 0% | |
7.您认为可以通过何种方式提高语文主题学习“精读引领”课型的课堂教学效果? [多选题] | A.认真备课,优化教学设计 | 43 | 75.44% |
B.了解学情,构建必要支架 | 45 | 78.95% | |
C.及时评价,提高学生兴趣 | 32 | 56.14% | |
D.整合资源,实现有效课堂时间内的高效阅读 | 41 | 71.93% | |
8.在日常教学中,您会在课堂上经常为学生构建语言支架吗? [单选题] | A.经常运用 | 33 | 57.89% |
B.偶尔运用 | 23 | 40.35% | |
C.从不运用 | 1 | 1.75% | |
9.您在精读引领课中一般会在哪一教学环节运用语言支架? [多选题] | A.课前导入 | 17 | 29.82% |
B.交流汇报课文重点问题时 | 35 | 61.4% | |
C.进行语言训练时 | 41 | 71.93% | |
D.拓展阅读时 | 26 | 45.61% | |
E.结课时 | 5 | 8.77% | |
10.您认为,在精读引领课中构建语言支架有哪些好处? [多选题] | A.规范表达,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 49 | 85.96% |
B.降低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38 | 66.67% | |
C.提供范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43 | 75.44% | |
D.示范方法,教会学生高效阅读 | 40 | 70.18% |
六、调查结果分析
1.“语文主题学习”开展情况
“语文主题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强调“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可以为实现高效课堂、助力“双减”政策的落实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通过调查前两个问题可知,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在各个学校的各个学段都在积极深入地开展。尤其是高年级阶段,学生的阅读需求大幅度增加,而语文主题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将课外阅读课内化,增加阅读数量,提高阅读质量,因此,语文主题学习在高年级阶段更受老师们青睐。
2.精读引领课型落实情况
通过调查问题3可知,在语文主题学习的众多课型中,老师们开展最多的就是精读引领课,且遥遥领先于其他课型,精读引领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老师们在开展精读引领“1+X”课型时,绝大多数的方式是“一带一”,即精讲一篇课文,拓展主题学习丛书或其他资料中的一篇文章;进行“一带多”即拓展多篇文章或语段的并不多,只有22.3%的老师实践过,这其实与我们现阶段精读引领课要求引领学生海量阅读,实现“1+2”,体现“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通过调查问题5可以得知,在精读引领课中,老师们大都在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教学指导方法的选择准备上存在一定问题,只能在原来的阅读教学后多加一环“拓展阅读”,且畏手畏脚。
但调查问题6的结果显示,老师们对于精读引领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认可的,并通过调查问题7表达了自己对如何高语文主题学习“精读引领”课型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出了自己看法。老师们认为可以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构建必要支架、整合资源的方式实现有效课堂时间内的高效阅读。其中,有78.95%的老师认为了解学情,构建必要支架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3.运用语言支架提高精读引领课课堂效率的情况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设计和运用语言支架,可以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搭建起语言表达的梯子,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因此,调查问题8和9的结果显示,大部分老师都在课堂中为学生构建过语言支架,主要运用于在交流汇报课文重点问题和进行语言训练这两个环节。的确,在这两个环节运用语言支架,可以避免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时切不中语言、让老师的引导更能一针见血。事实上,在进行精读引领课教学时,拓展阅读环节也可以通过构建语言支架,使阅读内容落实到位,耗时少收效高。
至于在精读引领课中构建语言支架有哪些好处,通过调查问题10可以看出老师们基本口径一致,认为可以通过规范表达培养学生表达能力,通过降低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提供范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示范方法教会学生高效阅读。
七、结论
本次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精读引领”课堂中语言支架使用情况
调查,调查对象涉及多个学校和各个学段的一线语文教师,共收回有效问卷57份,调查面广,收集到的数据有一定的代表性。
通过对数据的调查、分析显示,语文主题学习精读引领课已经成为一种被大家广泛接受的新型语文阅读课的呈现方式,老师们也在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中大多数老师对构建语言支架这一方式的认可充分说明了我们此次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尽管老师们对构建语言支架的重要性有着明显的认识,但具体如何落实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以何种方式呈现出来,使之能够更好地为语文主题学习精读引领课服务,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会学生高效阅读,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的。
文档为doc格式